中的“三千丈”之谜:为何不可替换为“四千丈”或“五千丈”?
内容:
曾经有个朋友与我开玩笑,称:“咱们吹牛的本事,都是从老祖宗那儿学来的!”这话虽然有些调侃之意,但细想之下,确实颇有道理。毕竟,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,确实有许多夸张至极的“吹牛”之作。而在这些“吹牛”大师中,我最服的还是李白。
李白的诗,常常以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夸张为特点,令人读来荡气回肠。《秋浦歌十七首·其十五》便是其中一首。这首诗中,李白一句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”令人印象深刻。但“三千丈”的头发到底有多长?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。
“三千丈”即一万米,这个夸张的比喻显然并非实指。那么,为何李白要用“三千”而非“四千”或“五千”呢?在古汉语中,“三”有着特殊的含义,如表示数量多、三生万物的思想等。同时,古代讲人有“君、父、师”三尊,还有“天、地、人”的“三才”之说。因此,“三”在数字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字,也是诗人们用虚数时的首选数字。
除了数字上的选择,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倒装的手法,先写白发,后写照镜子,使得整首诗的结构更加独特。同时,用“秋霜”形容白发,也显示了李白独特的艺术眼光。正如《梅崖诗话》中所说,如果让杜甫来写愁,可能会更多地注重情感的深度,而李白则能在写愁的同时,依然保持那种豪放不羁的气势。
那么,对于这样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,你喜欢吗?欢迎与我一同探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温州新联包装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李白“白发三千丈”中的“三千丈”有多长?为可不能改成四千五千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