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原文、译文及赏析

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原文、译文及赏析

达咏梦 2024-11-21 百科资讯 1578 次浏览 0个评论

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原文、译文及赏析

桃花源记

陶渊明
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。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
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
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
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

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,后遂无问津者。

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原文、译文及赏析

东晋太元年间,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生。一天,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,忘记了路程的远近。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,生长在溪流两岸,绵延数百步,中间没有其他树木,芳草鲜美,落花繁多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。他继续前行,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。

走到桃花林的尽头,发现溪流发源地有一座山,山上有一个小洞口,似乎有光亮。渔人便离开船,从洞口进入。起初洞口非常狭窄,仅容一人通过。渔人又走了几十步,突然眼前开阔起来。这里土地平坦宽阔,房屋整齐有序,有良田、美丽的池塘、桑树、竹子等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,鸡鸣狗叫此起彼伏。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,男女穿戴的服饰,都和外面的人一样。老人和小孩都安适愉快、自得其乐。

桃花源的人们看到渔人,都非常惊讶,询问他从哪里来。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。桃花源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,杀鸡摆酒款待他。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,都来询问消息。他们自称是秦朝时躲避战乱的人,带领妻子和乡亲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,不再出去,于是和外面的人断了联系。他们询问现在是什么朝代,竟然不知道有汉朝,更不用说魏晋了。渔人把他在外面听到的事情一一向他们讲述,他们都感叹惋惜。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做客,拿出酒食款待他。渔人在桃花源停留了几天,向他们告辞离去。桃花源的人告诉他:“这里的事情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。”

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原文、译文及赏析

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赏析:

1. 高尚的艺术追求

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,将桃花源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,使人仿佛身临其境。这种艺术风格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本真的追求。

2. 深刻的思想内涵

《桃花源记》反映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,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。文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平等、公正、无压迫的理想社会,人们安居乐业,和睦相处。这体现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,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。

3. 对理想社会的描绘

桃花源作为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,具有以下特点:

①自然和谐:桃花源与自然和谐共生,人们尊重自然,按照自然的节奏生活。

②公平公正:桃花源中的人们平等相待,没有贫富差距,没有权贵压迫。

③和睦相处:桃花源中的人们相互关爱、互相帮助,彼此和睦相处。

④简朴充实: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,他们的劳动不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,而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,为了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。

4. 结构巧妙

《桃花源记》的结构巧妙,层次分明。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,通过渔人的所见所闻,将桃花源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徐徐展现出来。文章的高潮部分是桃花源中的人们与渔人的交流,通过对话形式,揭示了桃花源的来历和桃花源人的生活状况。最后,渔人离开桃花源,但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,这种虚幻的描写手法使桃花源更具有神秘色彩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温州新联包装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原文、译文及赏析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